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宏观经济 > 重点领域“先行探路” 长三角探索更深层次一体化发展

重点领域“先行探路” 长三角探索更深层次一体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15 01:48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硬联通”到“软联通”、从项目协同到制度创新、从项目显示度到民生感受度……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走深走实,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近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印发《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下称《三年行动计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将通过项目化、清单式推进,确保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各项任务加快落实。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做好先行者、动力源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作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2023年,长三角以全国3.7%的国土面积,创造了24.4%的地区生产总值,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不断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上海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孔雪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从产业结构看,长三角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发展水平较高,形成了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产业基础已奠定;从区域协同看,沪苏浙皖在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实现了互联互通,区域合作的硬件支撑已具备;在对外开放上,长三角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是当下企业出海的重要“起锚点”;金融领域方面,长三角金融产业产值逐年走高,成为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的主力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不容忽视的是,长三角在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上仍有许多堵点、痛点有待纾解,其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仍需提升。业内专家认为,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注重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先行探路,加强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系统集成,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发展能级,辐射带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协同发展。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毕马威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对记者表示,长三角地区要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和科研资源共享,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要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不断探索创新联动、省际互动、辐射带动和要素流动等领域制度创新;要扩大开放合作,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积极参与全球高端产业竞争;要推动绿色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优化;要提升安全发展能力,实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必要时加强与中西部地区产业合作,在更大空间范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要发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在市场准入、行政审批、知识产权保护、税收等制度性障碍方面实现突破,通过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形成统一标准和互认,降低企业跨区域经营的成本,形成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强大合力。”孔雪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科创策源和产业创新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两手抓”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去年11月30日召开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明确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重点任务。《三年行动计划》提到“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和“协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两大方面,共40项重点任务。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上,《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深入推进张江、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作共建,支持南京、杭州—宁波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20项重点任务。在协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上,《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协同推进未来产业发展,联合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联合发布长三角未来产品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等20项重点任务。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裴晓辉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地区聚集了众多优秀的高校和科研人才,同时拥有成熟的产业基础,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城际协同。各地应基于产业禀赋专其所长,共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未来,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沿着产业链进行的,更重要的是‘从0到1’的突破性创新。这类创新需要应用场景,而每个城市的产业基础可以为对应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撑。”裴晓辉表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