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宏观经济 > 今年经济增速预期设在5%左右 CPI目标有望更具刚性

今年经济增速预期设在5%左右 CPI目标有望更具刚性

发布时间:2025-02-26 05:59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发展预期目标如何设定是每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将围绕相关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也面临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等挑战。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聚焦发展主要预期目标,2025年全年经济增速或设定为5%左右,CPI增速目标可考虑从过去多年的3%调整为2%,但应更具刚性。同时,今年国际收支有望保持基本平衡,随着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25年全球资本重估中国科技,可能引导更多的全球资金流入中国。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经济增长目标或设在5%左右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经济增速不仅是宏观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更是就业质量、工资水平、创业活力和发展信心的综合体现。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保持了5%的增长,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2025年能否继续保持这一增速,全国两会上将如何确定全年目标,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着眼长期目标,受访专家认为要努力争取实现5%左右的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提出,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据相关测算,实现这一目标要求2021~2035年GDP年均实际增速必须达到4.73%,按照前高后低的趋势,“十四五”时期GDP年均实际增速应达到5%~5.5%。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符合我国2035年人均GDP远景目标的要求。”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记者表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也是实现“十四五”时期各项目标的基础。以就业为例,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赵伟预计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或设定为1300万人左右或以上,与上年略有不同。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就业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国家信息中心原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测算,近年来,我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可增加约250万人,从稳就业的角度,需要经济实现5%左右增长。同时,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振市场信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省级地方两会经济增速目标计划也对研判全国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起到参考。据赵伟团队统计,31个省份加权GDP目标与2024年基本持平;北京、上海、广东等省份经济增长目标均设定在5%左右。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赵伟表示,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2025年宏观政策基调为“更加积极有为”,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经济内生动能修复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CPI增速目标或下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今年初,省级地方两会上,各地将202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目标由上年的3%左右一致下调为2%左右,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多位专家预测,2025年全国CPI预期增速目标或将调整为2%左右。如果这一预期兑现,将是自2004年以来该目标首次低于3%。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记者表示,从过往经验看,我国设定CPI上涨3%左右的目标,更多是为了防止物价过快上涨,3%是上限目标。但最近几年物价持续低位、需求不足,政策逻辑需要从“防通胀”转变为“促回升”,下调目标符合实际情况。年度CPI目标更多意义在于引导和管理预期。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与其设定一个“够不上”的目标,不如下调目标,接近实际,反而更能凝聚共识,汇聚起实现目标的动能。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我国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最典型的表现是传统动能需求下降,新动能快速发展,对物价增速均会带来下行压力。”伍超明说,其中前者是需求下降导致的,后者则是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提高的综合结果,都需要宏观政策有所作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量价皆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去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明确提出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邹静娴在2月22日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第98期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表示,在制定明确的物价目标基础上,有关部门还需要传递实现该目标的决心。祝宝良建议将CPI上涨目标明确为刚性政策目标。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分析认为,宏观经济的价格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今年全国两会上,围绕消费品价格和房地产、股市等资产价格的讨论将成为热点。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产业竞争力与高水平开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助力国际收支稳定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