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宏观经济 > 直击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北京具身智能产业加速跑 全链条协同与制造业共振

直击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北京具身智能产业加速跑 全链条协同与制造业共振

发布时间:2025-04-22 18:15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本报记者 李乔宇 向炎涛

2025年4月19日10点10分42秒,“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冲线,率先完成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成功夺得冠军。“小顽童”机器人和“行者二号”机器人分别以3小时37分50秒以及4小时25分56秒的成绩完成比赛,成为这场比赛的亚军和季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对于具身智能产业,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在这场耐力与算法的考验中,人类参赛选手与人形机器人同台竞速。在人类参赛选手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奋力拼搏时,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也在为了更低耗、更稳定的步态,为了摔倒后能够重新爬起各显其能。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更快、更稳定的机器人步态能否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得到应用?北京能否借助集群效应,发展成为具身智能产业高地?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日报》记者近期走进了“天工Ultra”背后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小顽童”机器人背后的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延动力”)以及北京具身智能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技术摸底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机器人马拉松赛创造历史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发令枪响,赛道沸腾。人形机器人80厘米的“小个头”与1.8米的“大高个”同场竞技,10公斤的轻巧身躯与80公斤的稳重体格各显神通。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是人形机器人首次在开放环境下的长距离耐力测试。本次赛事邀请了全球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机器人俱乐部、高校等创新主体的人形机器人参赛,开启了人机协同竞技的新篇章。比赛采用人机共跑赛道的模式,人类选手赛道与机器人赛道共用,但分属不同赛区,这种模式对机器人而言,在环境适应、地面应对以及通信等方面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首次。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机器人马拉松比赛的过程并非完全一帆风顺。比如,有参赛选手在起跑时就倒地,但很快又起身站立,并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有选手在奔跑途中倒地,甚至“头”都摔掉,但在工程师快速调整后继续坚韧奔跑。跌倒,爬起,再出发,机器人的每一次尝试都赢得赛道旁观众的掌声阵阵。在赛道中途的换电区,工程师们争分夺秒换上新电池,机器人重焕活力,继续驰骋。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今天所有的参赛队伍能够站在这里参加比赛,就是一场胜利;能够跑完全程,就是王者。”在“天工Ultra”夺冠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如是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熊友军看来,这是一次对技术的摸底,也是一次对于产业化规模应用标准的探索。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全链条协同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共振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股东名单来看,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机器人”)、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北京京城机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经济开发技术区(以下统称“北京亦庄”)机器人产业专业运营平台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集体亮相。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其中,小米机器人的制造业优势为“天工Ultra”提供了先进的AI视觉感知系统和运动控制算法支持,使其具备了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和避障的能力;优必选则凭借全栈式技术能力,为“天工Ultra”提供了关键的关节技术和结构可靠性设计,使其能够在长时间运动中保持稳定;北京京城机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为天工Ultra提供了高精度的核心部件支持;北京亦庄则集聚了300余家生态企业,覆盖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再到多元应用场景落地的完整链条。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理论上来看,机器人未来能够在技术上进一步实现速度更快、步态更稳定。”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品牌公关负责人魏嘉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在筹备“天工2.0”的发布。按照计划,“天工2.0”将搭载灵巧手,不仅能在腿部移动方面表现优异,还将具备更强的上下肢协同能力以及上肢操作能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此次比赛中夺得亚军的“小顽童”机器人亦非单打独斗。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4月19日,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利亚德)旗下北京虚拟动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虚拟动点”)公开表示,虚拟动点通过长期积累的优质数据为松延动力旗下的机器人参赛选手提供步态数据与服务支持。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虚拟动点的高精度、持续产出的优质动作数据库,为此次参赛的机器人选手提供机器人训练服务。”虚拟动点董事长兼CEO刘耀东对《证券日报》表示,“同时,经过利亚德以及虚拟动点的长期积累,我们的算法与摄像头硬件制造能力,也能够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软硬结合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凭借头部企业集聚、全产业链闭环及顶尖高校资源,在具身智能这条新赛道上展示出独特优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http://www.sanhuba.com/cjyw/hgjj/20250422/118280.html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