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宏观经济 > 主题乐园消费分化!有人为乐高氪金,有人在欢乐谷薅羊毛

主题乐园消费分化!有人为乐高氪金,有人在欢乐谷薅羊毛

发布时间:2025-07-08 16:12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7月5日,中国首家乐高乐园度假区在上海正式营业。前一天,深圳乐高乐园度假区也释出最新进展,81个单体建筑中,38个已封顶,57个在建,现已进入快速建设阶段。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是今年主题公园加速抢占市场的缩影。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在长三角和大湾区,今年先后有超过10家主题公园有了新进展。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为何新主题乐园加速入场?乐园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或是重要因素。灼识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乐园经济市场规模接近600亿元,预计在各类活动助力下,到2028年规模将突破1100亿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随着新入场主题公园队伍的不断壮大,区域分布格局呈现出新态势,一方面,长三角作为拥有全国最多主题公园数量的区域,正在通过加速引进国际顶流IP,增强在区域竞争中的客流吸引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另一方面,大湾区作为接待主题游客数量仅次于长三角的区域,在本土化品牌形成头部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更多元本土主题公园丰富市场供给,巩固区域竞争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本土化品牌已经形成头部优势品牌集聚的基础上,也在引入更多元的本土主题公园。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主题公园消费价格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本土头部品牌乐园通过涨价、加速下沉到三线城市市场等方式,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主题公园需要常变常新,通过定期更新项目避免游客审美疲劳,增强重游欲望;同时从音乐、色彩、服务到‘峰终体验’(如烟花秀),为游客营造全方位快乐记忆的环境,这才是项目持久留客的关键。”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主题乐园消费分化!有人为乐高氪金,有人在欢乐谷薅羊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国际化vs本土化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越来越多的全球顶流IP选择长三角,这一态势今年尤其明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细数今年快速进场的乐园,记者发现,乐高、哈利波特、小猪佩奇、蜘蛛侠、狂人国等,无一不是全球顶流IP,国际巨头在长三角布局已形成接力态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林焕杰表示,这既有区域经济、文化底蕴的深层影响,也与主题公园自身的发展逻辑密切相关。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长三角主题公园竞争更激烈。《2024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报告》显示,2023年,长三角拥有36家大型主题公园,接待了4737万人次,其主题公园数量和接待游客数量均全国第一。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脱颖而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开业9年的上海迪士尼给出了一个答案:国际IP凭借长期积累的影视、动漫影响力和固定粉丝群体,其项目成功率更高。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林焕杰进一步分析,长三角拥有主题乐园所需的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等必备要素。同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拥有深厚的开放基因,这为国际IP落地提供了适宜的“水土”——上海作为曾经的多国租界所在地,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对多元文化(包括国际文化)较高的接纳度。这种内外因素结合的先天区域条件,不仅让上海迪士尼成为长三角主题乐园差异化发展的成功典型,也使得行业内形成共识:乐高、小猪佩奇、华纳电影乐园等国际顶流IP在长三角更能凸显品牌竞争力,因此这些国际顶流IP纷纷选择落户长三角。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不过,长三角的国际IP并非绝对主导。欢乐谷、宋城、方特等本土品牌仍占据数量优势,只是国际IP的影响力和市场关注度更为突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与长三角的市场格局不同,大湾区的主题公园市场以本土化品牌为核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大湾区是方特、欢乐谷等本土龙头品牌的大本营,拥有9家大型主题公园,数量仅次于长三角。2023年,其大型主题公园接待游客2178万人次,少于长三角和华北区域。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与长三角国际顶流IP接力布局的情况不同,大湾区新建主题公园仍以本土品牌为主,除深圳乐高乐园度假区外,均为本土品牌。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一特点的形成,也与香港迪士尼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林焕杰表示,香港迪士尼自从2005年开园后,因土地成本高、经营投入大,直至2024年才首次盈利。这让大湾区城市对国际IP主题公园的大规模投入持谨慎态度。同时,国际IP主题公园引入存在一定的难度,全球顶级IP(如迪士尼、环球影城)已在上海、北京布局,大湾区再引入同类品牌易陷入“老三”定位,缺乏竞争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再者,大湾区集聚着长隆、欢乐谷等本土乐园品牌,它们凭借毗邻港澳、交通发达的地理位置优势、本地及周边游客复购率高等现实优势,已成为大湾区城市“后花园”,融入居民生活习惯,形成了差异化生存空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