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宏观经济 > 9月央行各项工具净投放9268亿元 较上月大幅增加

9月央行各项工具净投放9268亿元 较上月大幅增加

发布时间:2025-10-14 13:07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或央行)公布的9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当月各项工具实现流动性净投放9268亿元,较上月大幅增加。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日前,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四季度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进一步宽松动作,包括降准、降息等工具组合。此外,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是未来撬动投资的重要路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廖博进一步指出,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基调,能够与财政、产业、就业、社保等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预计流动性宽松格局大概率不会变化。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四季度流动性有望延续宽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上周披露的央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9月,常备借贷便利(SLF)净投放19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3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净回笼883亿元,短期逆回购净投放3902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没有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廖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MLF和买断式逆回购与国债买卖有一定的替代效应,这会降低央行通过国债投放流动性的必要性。央行阶段性暂停国债买卖操作后,通过加量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补充中长期资金缺口。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资金利率基本围绕政策利率稳定运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内容丰富,降准等数量型工具以及降息等价格型工具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同时,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原则是不搞大水漫灌和货币超发,更多关注经济增长和物价合理回升。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廖博判断,当前宏观经济处于修复阶段,四季度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进一步宽松动作,包括降准、降息等工具组合;另一方面,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是未来撬动投资的重要路径,其落地进度及实际效果是政策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预计四季度末央行仍有50BP(基点)降准及10BP降息的空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廖博进一步表示,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端过度竞争的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如果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基调,将能够与财政、产业、就业、社保等政策形成政策合力,预计流动性宽松格局大概率不会变化。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与PSL协同运作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9月19日,人民银行将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由单一价位中标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此次调整进一步强化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属性,而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定位将更聚焦于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廖博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已基本建立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此前,我国的利率走廊中枢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上限为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下限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利率走廊宽度达235BP。在隔夜期限的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窄幅波动的格局形成后,DR001在将来或可替代DR007成为新的价格型中介目标。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月度流动性投放结果显示,9月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为0。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对此,廖博认为,央行买卖国债核心指向调节流动性,可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廖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央行国债买卖和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货币当局实施的量化宽松(QE)有本质区别。量化宽松通常发生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用尽的情况下,比如政策利率接近0时,货币当局被动大规模单向买入国债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廖博进一步指出,我国央行国债买卖主要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一个补充,公开市场操作本身是数量型工具,定位于调节基础货币总量,并不代表货币政策松紧方向。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近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取得新进展。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廖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更多表现为准财政工具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实施过程中有望与央行抵押补充贷款(PSL)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协同运作,从而降低项目融资成本,更好地发挥金融杠杆效应。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投向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完善文旅、教育、养老等消费领域基础设施,促进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推动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日前,三家政策性银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公司(SPV)完成注册,作为投放主体入股项目公司。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对此,廖博分析称,按照“抓紧投放”的政策部署,预计后续项目将集中落地。基于历史经验,预计能形成2~3倍杠杆,对应新增投资规模约1万亿~1.7万亿元,预计将在四季度集中释放,对于提振四季度总需求与稳定信贷增速将发挥积极作用,也为2026年实现经济开门红保驾护航。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廖博进一步表示,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核心优势在于发挥资金杠杆效应,财政资金能够引导远大于自身规模的社会资金跟进,从而提升整体投资增速。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需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