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宏观经济 > 十二年后的乌镇饭局:互联网大佬人手一张AI“王牌”

十二年后的乌镇饭局:互联网大佬人手一张AI“王牌”

发布时间:2025-11-10 17:11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北京商报记者丨魏蔚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下简称“乌镇峰会”)落下帷幕,恰逢“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从阿里云“超级人工智能”战略到腾讯“智能向善”实践,从快手提到的“效率推进器”到奇安信的“框数人链”思考等,科技大佬们围绕AI的伦理、安全与商业化展开激烈讨论,勾勒出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的变革路径。作为新玩家代表,杭州“六小龙”在乌镇同框,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破圈方法。大厂进行战略布局,新玩家尝试细分突破,AI正以多元路径渗透千行百业,开启数智时代的新篇章。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基础设施到生态构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乌镇的AI盛宴中,科技巨头们纷纷亮出压箱底的战略布局。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开幕式上抛出一个重磅观点:AI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最终将实现“超级人工智能(ASI)”。这一论断不仅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更揭示了阿里在AI领域的宏大野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我国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吴泳铭认为,“AI对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的解放将超乎想象”。根据AI发展的进度,他对实现这个十年目标充满信心。面向这场智能化革命,阿里巴巴正在建设超大规模AI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打造超级AI云,以全栈技术积累向全球开发者提供领先的AI服务。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阿里巴巴已有具体实践,在Hugging face社区9月底公布的模型榜单中,通义夺冠并在前十名里占据了七席。目前,“通义千问”总共开源了300多个模型,涵盖全模态、全尺寸,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超过17万个,位居全球第一。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截至10月中旬,阿里巴巴创建的AI开源社区“魔搭”拥有超过12万个开源模型、超过5500个MCP(模型上下文协议)服务和调试工具,服务了2000多万用户。吴泳铭透露,在社区的AI开发者中,有超过20.74%来自50人以下小组织,独立开发者占比达到13.7%;社区“创空间”频道有将近2.3万个AI应用,覆盖超过20个行业,其中约95%的应用由个人开发者完成。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快手将目光投向了AI的产业应用。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论坛”上,快手科技高级副总裁马宏彬分享了一个案例:可灵AI可使影视制作成本降低至传统方法的十分之一,制作时间缩短约60%。这一进展推动了影视产业生态的变革与创作逻辑的更新,成为产业效率革命的底层推进器。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效率提升的同时,AI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大厂们不可回避的挑战。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在乌镇峰会期间分享:“安全是AI的底线和红线,也是AI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他提出,AI创新必须管住“框、数、人、链”四个关键环节,核心方法是系统性、体系化地构建AI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体系。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细分赛道到跨界融合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当科技巨头们在AI的主战场上激烈角逐时,一批新兴的创新企业正以独特的视角和突破性的技术,在细分赛道上悄然崛起。它们被称为“杭州六小龙”——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它们首次同台对话,分享了各自在AI领域的前沿探索。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黄晓煌的一句话引发全场共鸣:“这十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觉得我们公司也跟很多互联网公司一样,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发展了很多用户,积累了大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十年过去,当年在硅谷不受重视的英伟达这类硬件公司,突然被万众瞩目,成为AI时代的主流。”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黄晓煌认为:“我们再回头看,中国互联网积累的用户和数据,成了AI时代数据积累的巨大‘燃料’,包括现在OpenAI这样的公司,也是基于互联网上大量的开放数据建立起来的。从互联网时代迈向AI时代是全球技术的浪潮,也是中国互联网的缩影。”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挑战。宇树科技创始人、CEO、CTO 王兴兴直言,“目前机器人领域最大的问题和挑战,还是整个具身智能的AI模型”。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他进一步说:“语言模型,它的模型结构,尤其是数据,是相对比较现成的。但在机器人领域,目前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模型结构和数据的规模都不太够。因为现在每个厂家的机器人都不太一样,用不同厂家的机器人采集不同的数据,数据也不同。并且,目前机器人工作的时候,对于触觉、视觉甚至摄像头应该装在手上、头上还是胸上,全球都没有统一的共识。”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