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上市公司 > 中信建投:储能行业有望迎来非线性增长 推动锂电产业链供需大幅改善

中信建投:储能行业有望迎来非线性增长 推动锂电产业链供需大幅改善

发布时间:2025-10-10 12:01来源:智通财经散户吧字号: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过去2年,随着电芯成本断崖式下降以及技术进步带动降本,储能系统成本已大幅降低。而收益端国内益于峰谷价差拉大、容量电价&补偿政策出台,IRR明显提升。该行判断储能行业正处于同样的产业拐点之上。海外从2024年开始,经济性和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驱动储能已呈现全面开花的状态,该行判断未来几年储能有望复刻渗透率及需求加速增长的历史故事,并带动锂电产业链供需大幅改善。核心看好集成、电池锂电材料,逆变器等各环节龙头,建议关注储能产业链各环节龙头公司及具备价格弹性的方向。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通过对光伏、新能源车、智能手机三大行业需求爆发节点的复盘,该行发现在市场化因素推动的行业拐点出现后,行业渗透率往往会呈现超预期的快速增长,同时需求呈现非线性增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1、光伏历史上出现过3次经济性提升带动的需求及渗透率加速增长,包括2017年下半年、2019年和2020-2021年。而这三个阶段无一例外,都是光伏系统成本经过一段时间的下降后,光伏电站IRR大幅提升(2019、2020-2021还伴随着美联储大幅降息),这一变化成为光伏需求加速增长的关键节点。

  2、新能源汽车则是在补贴退坡的压力下,产品成本经过2年时间的下降后已具备性价比。同时2020年开始,新款车型百花齐放,2021年车型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至20%以上,并在4年内实现了渗透率20%-60%的跃升,行业迎来一轮渗透率的加速提升。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3、智能手机则是在2008-2011年,益于安卓系统的开源、核心芯片方案的成熟以及3G网络的普及,国产手机品牌快速崛起,推动了智能手机产品不断丰富,成本进一步下降。从而带来了渗透率及需求的加速增长。

  当前储能与上述三个行业当时的状态具备很强的可比性。过去2年,随着电芯成本的降低以及技术进步带动降本,储能系统成本已大幅降低。而收益端国内受益于峰谷价差拉大、容量电价&补偿政策出台,IRR明显提升。海外从2024年开始,储能需求就已呈现全面开花的状态,该行判断未来几年储能将复刻渗透率及需求加速增长的趋势。

  国内:市场主导政策为辅,经济性拐点将推动需求非线性增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136号文公布后,国内储能依靠新能源强制配储的时代正式结束,行业需求逐步由政策强制要求转向经济性驱动。在过去几年电芯成本下降及技术进步带动储能系统进一步降本的过程中,储能投资成本已大幅降低。同时,新能源大规模上网后,导致电力现货市场峰谷价差不断拉大,136号文后新能源全面入市,电价对电力供需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储能峰谷价差套利空间增大。而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政策的出台则进一步推升了国内储能IRR,这一变化将推动国内储能需求在2026年起迎来加速增长。

  海外:全球需求多点开花,AIDC新场景提供更大增长空间

  实际上海外储能自2024年以来就已经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核心驱动因素同样是光伏及储能成本大幅降低之后,光伏配高比例储能的度电成本已明显低于其他电源形式,经济性拐点已经到来。例如除了美国以外,欧洲、澳洲、中东、印度、南美等市场2024年以来需求加速增长。今年以来,AIDC资本开支加速,光伏配储作为成本较低的供电形式之一,未来也将受益于AIDC放量,目前中东部分AIDC项目已采用新能源配高比例储能实现稳定供电。另外,海外降息周期也将带动融资成本下降,储能资本金IRR有望进一步抬升。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经济性拐点的带动下,当前储能行业已经迎来国内、海外需求全面共振,同时AIDC等新场景将提供进一步增量,全球储能渗透率将快速提升。该行预计2025-2027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将达到150、260、380GWh,全球则分别达到272、441、642GWh。

  产业链供给趋紧,行业资本开支意愿近几年大幅下降

  过去几年,由于锂电行业盈利能力处于下行周期,同时资本市场融资大幅收紧,导致行业资本开支意愿明显减弱。该行测算国内储能需求增速75%假设(中性预期)下,铁锂正极、6F、隔膜、铜箔均有可能涨价。若乐观预期(国内储能需求增速110%)下,材料环节有望全面涨价,碳酸锂也将迎来价格反转。

  风险提示:

  1)需求方面:国家基建政策变化导致电源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下降导致对电力设备需求下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等;两网招标进度不及预期;特高压建设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供给方面:铜资源、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电力电子器件供给紧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

  3)政策方面:新型电力市场相关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价机制推进进度低于预期;电力现货市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电力峰谷价差不及预期等。

  4)国际形势方面:能源危机较快缓解、能源价格较快下跌;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等。

  5)市场方面:竞争格局大幅变动;竞争加剧导致电力设备各环节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运输等费用上涨。

  6)技术方面:技术降本进度低于预期;技术可靠性难以进一步提升等。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