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股市动态 > 机构传真 > 复盘*ST东方与*ST锦港造假案 如何提前识别财务风险

复盘*ST东方与*ST锦港造假案 如何提前识别财务风险

发布时间:2025-07-18 08:18来源:证券市场周刊散户吧字号:

*ST东方与*ST锦港财务造假期间贸易业务快速增长,并伴随着应收、预付账款等科目的异常,再加上客户与供应商的疑问,以及大股东的高质押及上市公司层面的高有息负债,这些足以让投资人提高警惕及早规避风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近五年最高市值110亿元跌至18亿元,这是*ST锦港(600190.SH)因财务造假而被终止上市的代价,超过7.8万户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此前,作为*ST锦港曾经的控股股东、现在的参股股东,*ST东方(600811.SH)因财务造假退市所带来的市值损失也同样明显——从近五年最高市值近220亿元跌至13亿元,近50万户的投资者蒙受损失。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深受上述两家公司财务造假其害不止股票投资人,还有众多包括银行在内的债权人。截至2025年3月底,*ST锦港有息负债合计达到70.22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ST东方有息负债合计更是高达161亿元,两家公司有息负债合计超过230亿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两家公司因财务造假退市,无论对债权人还是对股票投资人而言,教训都是深刻的。尽管其财务舞弊行为更加隐蔽化、系统化,但通过分析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会计科目的异常特征,留意供应商与客户重叠、低毛利贸易业务大幅增长等疑问,并与上市公司融资需求、大股东高股权质押等信息交叉验证,仍可有效提前识别其财务风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财务风险警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会计科目存在财务异常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应收账款的增长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财务舞弊,但企业应收账款急速增长的同时若出现现金流向存疑、存款真实性存疑或赊销质量不佳的情况,则其赊销收入的真实性将大打问号。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18-2023年,*ST锦港的应收账款收入比持续攀升,于2023年达到27.24%,较2018年增长近10倍。从2021年起,*ST锦港的应收账款收入比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均高于A股同业平均水平。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与此同时,2018-2023年,*ST锦港的预付款项占流动资产比也一直位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并从2020年的5.68%一路上升至2023年的16.99%,其年报中曾披露其原因为预付贸易供应商款项增加所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为了规避现金审计,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中屡屡出现以预付款项为由向外流出资金,而以应收账款为幌子计入虚假收入的案例。事实上,财务舞弊案件爆雷后,*ST锦港在其2025年一季报中声称历史形成的大额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均出现了回收风险,预计无法收回,多数已经按单项全额计提减值准备。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累计形成逾期应收账款、预付款项金额合计21.71亿元,已全部逾期。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20-2023年,*ST东方的应收账款收入比同样出现快速增长,2023年达到4.23%,相比2020年增长2.3倍。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其应收账款的整体坏账计提比例直线上升,由2020年的5.53%突增至2023年的46.62%。意味着其赊销收入的近五成都存在回收风险。相较于现金收入,赊销收入原本就存在不确定性,其交易实质和实际可收回金额依赖管理层估计,并且可能随时间产生坏账从而发生波动。在发现企业应收账款持续增加,而坏账计提比例急剧提高时,应警惕相关收入的真实性。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业务风险警示一:供应商与客户重叠或交易资质存疑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重叠,意味着企业上下游之间存在密切利益关系,可能预示着企业存在“自买自卖”、资金循环、关联方利益输送等造假风险,需作为重点调查领域核查。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ST东方2020-2022年公开披露的前五大客户与供应商名称数据中,2020年的第四大客户“大连良运集团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是其2021年的第二大供应商、2022年的第四大供应商,2020年的第四大供应商“天津建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其2022年的第一大客户。上交所曾在2021年年报问询函中指出过该问题,对此东方集团回复表示大连良运集团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由客户转变为供应商的主要原因为公司顺应市场变化调整贸易品种、与优势企业开展合作,与公司经营业务发展需求相适应。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即便如此,类似情况下的业务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相关交易定价是否合理,投资人对此当保持警惕。*ST东方的多项粮油贸易业务,最终也被证监会调查证实为虚假空转交易。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20-2022年,*ST东方连续三年存在3个及以上的“销售金额是注册资本15倍以上”的前五大客户、2个“采购金额是注册资本15倍以上”的前五大供应商,甚至出现交易金额是注册资本近100倍的客户和供应商。此外,*ST东方2020-2022年均存在多个成立时间小于5年的前五大客户和大供应商,且每年至少有1个成立时间在2年内的大供应商。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