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医药投资为什么这么难?

医药投资为什么这么难?

发布时间:2023-05-29 10:28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功夫在诗外。

  医药是一个公认的高研究门槛的行业,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专有名词,CRO(医药合同研发机构)、CDO(医药合同生产机构)、CDMO(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机构)、POCT(即时检验)、小分子、大分子、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等,这些字母和汉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可能多数人会懵圈。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说,不进行研究的投资,就像打扑克不看牌,必然失败。但是,连医药基础概念都这么晦涩难懂,深入研究更是难上加难,这种情况下若贸然入局,赚钱只能是“瞎子摸鱼,全凭运气”。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比如,2020年春节期间疫情刚爆发时,一次性手套等医药耗材需求量猛增,当时市场上从事手套生产的上市公司有多家,但最终只有一只股票走出了“10倍股”行情。这家公司之所以受到资金独宠,因为它能够稳定生产医用级丁腈手套,而疫情中这种手套的需求量最大。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实际上,丁腈手套不同于乳胶手套,这是很多人的知识盲区。如果没有医药行业相关知识储备,那极有可能在投资时选错股票,与“10倍股”失之交臂。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普通投资者在医药股研究和投资时可能会面临许多难题,比如信息不对称、认知偏差、对市场预期的理解不透彻等等。这也是医药股投资的重要难点所在。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今年以来,市场震荡分化,医药细分板块之间的表现差异很大,中药板块一马当先,年内上涨超13%,但CXO深度回调,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今年下跌超18%。医药基金的表现也因此千差万别。据观察,在医药行情整体偏低迷的背景下,仍有一些医药主题基金跑出了不错的业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比如,2021年11月底成立的财通资管健康产业混合基金,截至今年5月25日,1年多的时间获得了近15%的正收益,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和中证医药指数的收益率分别为-17.33%和-25.50%。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医药投资为什么这么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医药投资为什么这么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数据来源:财通资管健康产业混合2023年一季度报)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持仓明细来看,该基金行业配置上较为分散,涉及的医药子行业较多,其中对中药、原料药、高端仿制药、医药零售、医疗设备等相关行业上市公司进行了较早布局,而对消费医疗、创新药(CXO)等此前的核心资产鲜有投资,从而很好地规避了市场波动。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财通资管健康产业的基金经理易小金看来,医药投资很多时候需要“跳出医药看医药”,寻找市场上一些非共识性的机会。这既要自上而下地研究产业周期,又要自下而上深入研究个股基本面,还需要具备政策敏感性、对人性的洞察、对投资情绪的把控以及跨行业比较的能力等。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01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信息不对称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信息差,简单理解即“你知道别人不知道或先于别人知道可能影响股价的关键信息”。信息的首要作用在于消除投资中的不确定性。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当然,信息差并不是“走捷径”,即使是公开信息,不同投资者接收的时间可能也会不一样。因为不同的投资者对公开信息的整合、处理和分析能力存在差异。这是市场信息差长期存在的根源,仅靠信息传播技术的迭代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一般来说,长期沉浸在市场当中的投资者,接收信息的渠道往往比较多,信息获取更快、更全面,投资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也会更高;相反,平时对市场关注较少的投资者,在关键信息的获取上往往慢半拍,对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不敏感,反映到投资中就显得有些后知后觉。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医药是一个高成长的行业,产业链条长,细分板块多,上市公司数量较多,业务类型丰富,不同细分领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医药一定程度上的刚需属性,决定了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赛道。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对于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每天会有大量的信息涌现,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对投资都有价值,一些信息对股价的影响也不是即时性的,如何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考验着投资者的能力。比如,对医药股日常的跟踪,就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仅公司公告、季报、等基础信息的梳理,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险资分析师到公募研究员、基金经理,证券从业9年的易小金,对医药行业的跟踪、研究和投资,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肌肉记忆。医药行业每天发生了什么、有哪些影响、受益或受损的板块有哪些、投资策略应该如何调整等等,这些都是他每天需要大量思考的问题。专业来自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