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产业经济 > 如何理解2023年财政赤字和专项债安排?

如何理解2023年财政赤字和专项债安排?

发布时间:2023-03-06 07:48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导读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23年的赤字率拟按3%安排,高于去年0.2个百分点;赤字规模为3.88万亿,高于去年5100亿元;专项债拟按3.8万亿安排,高于去年1500亿元。赤字规模和专项债合计7.68万亿,高于去年6600亿元,体现了加力提效的政策基调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决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正文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一、2023年财政政策基调为“加力提效”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23年财政政策的总基调是两个方面,即“加力提效”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意味着财政政策是有克制的宽松,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考验财政统筹能力。财政政策在2023年仍将在扩大内需、稳定就业、稳定物价、推动科技创新、改善民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加力提效”将力度置于效果前,赤字规模和专项债均高于去年,财政较为积极,有利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不同于2022年的“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更可持续”和2021年“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更接近2020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基调,与2019年的“加力提效”一致。 “加力”并“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是今年经济形势的需要,是顺应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目标的顺势而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在持续恢复,PMI连续回升、新增社融同比多增,但是总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的核心矛盾,三重压力未根本解决。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仍面临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外需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即全球经济下行引发我国出口下行;房地产风险仍未完全释放;居民资产负债表仍需修复;民营经济信心有必要进一步提振。因此,有必要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扩大总需求、兜底社保民生、促进科技创新。

  二、赤字率和专项债上调,减税降费从追求规模转向注重精准有效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赤字规模、专项债额度上升以及实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减税降费从数量规模型转向效率效果型,更加注重精准性,有利于稳定宏观税负。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其一,从赤字率3%看,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赤字规模增加5100亿元,既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必要的支出强度,同时并未过高提高赤字率,为未来财政可持续性和财政空间奠定基础。这种安排有利于更好支持落实完善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提高微观主体活力;有利于保证必要的支出强度,进而扩大总需求,对冲外需下行;通过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有利于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区域均衡等重大战略;通过加大转移支付,进一步确保基层“三保”不出问题。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如何理解2023年财政赤字和专项债安排?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其二,从专项债看,较上年增加1500亿元,规模上升,短期内有利于扩大基建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稳定总需求;中长期看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同时,今年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扩大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有利于一大批重大工程从节奏上尽快落地,靠前发力。专项债与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协调配合预计在今年仍将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当年新增专项债规模3.65万亿,但由于经济形势需要,另外使用了5029亿元结存限额空间,所以实际发行新增专项债券超过4万亿元(40384亿),再融资专项债1万亿(10932亿)。截至2022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376474.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58289.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18185.08亿元;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50618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43896亿元,专项债务206722亿元。因此,我国地方债务限额与余额的空间还有2.59万亿,其中一般债1.44万亿;专项债1.15万亿。所以如果经济形势需要,2023年专项债的理论空间有4.95万亿。但是我们认为,由于专项债要以项目收益为偿还依据,目前专项债项目的现金流较差、边际收益递减,申报环节存在包装等现象,已成为事实上的一般债,有必要通过一般债来拉动投资。专项债不计入赤字,导致容易误判风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如何理解2023年财政赤字和专项债安排?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如何理解2023年财政赤字和专项债安排?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