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财经要闻 > 宏观经济 > 谁的问界?

谁的问界?

发布时间:2023-06-17 18:02来源:全球财经散户吧字号:

  即使华为坚持表示“不造车”,但拿下“问界”商标后,市场的质疑依旧强烈,也让赛力斯(行情601127,诊股)的处境显得尴尬。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问界模式的成功让华为的造车的实力与野心得到印证。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随着“朋友圈”的扩容,华为希望搭建起一个生态圈,以此囊括更多的车型与车企。然而,“头炮”问界的声势衰减,让华为的造车之路注定道阻且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问界“改姓”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6月11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信息显示,共计21个“问界”商标转让申请已被核准,受让人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上述转让商标类别中涉及汽车和运载工具,转让申请的收文时间为今年3月7日和8日。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有观点认为,问界商标此次被华为成功受让,意味着其将拥有问界商标的主导权,未来或将成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统一品牌命名。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事实上,我们熟知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全称是“AITO问界”。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其中AITO代表赛力斯,公开资料显示,AITO及其logo商标归属于赛力斯全资控股的重庆潽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而问界商标此前既不属于赛力斯、也不属于华为,而是归属于一个注册资本为11万元的第三方公司——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有限公司,资料显示,该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技术转让,且明面上和华为、赛力斯没有关联。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商标转让完成,意味着“问界”商标所有权正式归属于华为,“AITO问界”这一品牌名的意义更加清晰——前者代表赛力斯,后者象征华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拿下“问界”商标后,市场对华为是否造车的态度产生疑问,华为回应表示,“华为不造车,帮助企业造好车”的战略不变。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一解释未能冲淡市场质疑。有声音认为,即便华为坚持表示,“我们不造车”,但让车企“代工”的意味似乎更强烈,赛力斯的处境也更为尴尬。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不被认可的“造车梦”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对于造车与否,华为内部一直存在分歧。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曾透露,管理层内部曾对这一问题组织过投票,选择“不造车”的6票、“造车”1票,这仅有的1票来自现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的余承东,“我们老余就不服气,他就想造车,但他只有一票”。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20年10月,华为内部发布《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表示要坚持华为不造车的战略不动摇,“再建言造车者调离公司”。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今年3月末,公司再次强调不造车,严禁华为字样用于汽车宣传,“有些部门、个人或合作伙伴正在滥用华为品牌”。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至此,内部分歧暴露在大众面前,余承东即便“心有不甘”,对外也要遵照公司立场。随后,他在几乎每次大型公开活动中都要重申“华为不造车,帮助企业造好车”。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截至目前,华为和车企合作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Huawei Inside模式(HI)和参与到产品设计、体验、营销、渠道、零售等环节的智选车模式。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这三种模式里,华为的参与度呈上升态势,话语权和主导权也不尽相同。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前两种模式由徐直军负责,绑定程度最深的智选车模式则由余承东掌管。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谁的问界?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不同合作模式下各车型的“阶段性结果”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华为HI模式下,极狐阿尔法S HI版于2022年5月上市,截至今年5月末累计销量为7908辆(不含2022年10月-12月销量);阿维塔11于去年8月上市,累计销量为9011辆。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智选车模式下,去年7月上市的问界M7目前累计销量近2.7万辆,而2021年底上市的问界M5累计销量近7万辆。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参与度差异导致了华为投入的支持力度也不同,在其引以为傲的庞大渠道网络助力下,问界成了华为汽车业务能力最直观而有力的体现。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借力遍布全国的门店网络,华为完成了史上最快的汽车销售渠道扩张。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AITO问界拥有了上千个销售点。密布的渠道加速了问界对消费者的触达,也提升了销量。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以至于素来“张狂”的理想汽车CEO李想也表示,对华为的汽车业务能力有所“忌惮”。他直言,“2022年三季度,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HW(华为)超强能力直接让理想ONE的销售崩盘、提前停产,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十几亿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处境艰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拿下“问界”商标,余承东似乎早有“预谋”。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