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股市动态 > 机构传真 > “股债性价比”凸显提升 银行股险资配置战略地位

“股债性价比”凸显提升 银行股险资配置战略地位

发布时间:2025-11-06 12:41来源:证券市场周刊散户吧字号:

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传统债券资产的回报持续压缩,保险资金面临“低收益陷阱”, 作为“低估值+高股息”的代表,银行股的“股债性价比”日渐凸显。随着市场风格由“博弈交易型”向“配置收益型”的演变,银行板块在险资等长线资金中的战略地位有望持续提升。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25年以来,银行板块在“利率下行+政策托底+估值底部”共振下迎来配置窗口,保险资金成为核心增量,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第一,IFRS9新准则下,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收益的资产)账户成为权益投资的主通道,强化对高分红、低波动资产的配置偏好。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第二,银行股凭借类固收属性,成为险资拉长久期、平滑利润的关键工具。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第三,监管政策持续放宽权益投资比例、鼓励分红与市值管理,叠加市场风格切换向价值回归,银行股“估值修复+股息兑现”的配置逻辑日趋明朗。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实际上,资产负债久期错配压力倒逼险资布局银行股,寿险资金面临长期负债与短久期资产的错配结构,传统久期资产(如长债、城投债)配置受限,险资亟需寻找“类债券”型权益替代资产。银行股凭借稳定股息(2025年三季度股息平均值为4.29%)、低波动(近3年波动率仅为14.9%)、低估值(板块PB仅为0.61倍)等特性,成为权益端久期延伸与β收益来源的重要补充。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银行股相对收益优势凸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IFRS9实施后,新准则下FVOCI账户主导保险资金选股行为,FVOCI账户成为保险公司主要权益配置账户,其优势在于可隔离利润波动、匹配久期要求。以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为例,FVOCI配置权重显著上升。险资更倾向于“低估值+高分红+低波动”的个股,如国有四大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形成以股息为锚的穿透型配置框架。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监管导向与行业共识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背景下,受资产负债匹配的现实约束,险资久期错配空间收窄,银行股趁势填补空档。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2023年3月起,监管部门开始摸底负债成本,推动险企从源头降低负债端成本。目前,部分头部保险公司已陆续再次下调产品定价利率,以实现资产负债成本匹配。此举反映出保险业对加强资产负债匹配(ALM)管理已达成共识,险企正从组织架构、考核机制、配置策略、科技赋能等方面全面推进ALM体系建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目前来看,险资资产负债匹配的核心矛盾在于久期错配长期存在,结构性压力突出。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披露的数据,寿险公司目前负债平均久期超12年,资产平均久期仅约6年,久期缺口长期存在。每年超过2万亿元保险资金需要配置或再投资,但长期资产供应不足,造成资产端久期普遍偏短。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资产收益下降而负债端定价滞后,行业整体面临利差缩窄、匹配失衡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险企普遍面临股东和管理层的短期业绩考核压力,影响资产负债长期管理协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由于传统久期资产受限,导致险资配置瓶颈痼疾一直存在,银行股成权益端类债替代。传统的久期匹配资产多以长期国债、基础设施债权计划、不动产投资等为主,但这些资产近年来受限于收益率下行、配置额度收缩及周期性风险增加,边际配置空间明显压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截至2025年9月末,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为2.25%,低于主流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在当前缺乏高质量“可穿透、可计提、可持续”中长期权益资产的背景下,银行股的类固收特征与分红可预期性,为险资提供了在权益端进行久期延伸与稳收配置的稀缺选项。2025年三季度银行板块平均股息率达4.29%,分红具备可持续性和确定性,且整体波动率低、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从险资配置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股已成险资的“压舱石”,险资实际持仓结构也体现出对银行股的高度偏好。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保险机构在银行股上的重仓市值约为4145亿元人民币,占其全部重仓A股权益类资产的27.84%,显示出银行板块已成为保险资金权益配置中的“底仓标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传统债券资产的回报持续压缩,保险资金面临“低收益陷阱”,对高股息、低波动的权益类资产配置兴趣提升。从风险收益比的角度来看,银行股的“股债性价比”日渐凸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截至2025年10月16日,A股银行板块加权平均股息率为4.04%,远超同期30年期国债(约2.24%)和10年期国债(约1.84%),“债券替代效应”凸显。在港股上市的四大国有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的股息率区间为4.77%-6.08%,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优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