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股市动态 > 机构传真 > 英伟达财报亮眼,缘何暂未提振美股?

英伟达财报亮眼,缘何暂未提振美股?

发布时间:2025-11-24 18:14来源:证券市场周刊散户吧字号:

“人工智能(AI)泡沫论”近期重挫美国科技股,此前AI股更是创下了DeepSeek冲击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11月19日,英伟达财报超出预期,暂时缓和了市场情绪,但这并未持续太长时间。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英伟达在公布财报后的盘后时段股价大涨,11月20日开盘亦攀升,标普500涨幅一度接近1%,但随后大盘跳水,最终标普500收盘跌超1.56%报6538点。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可能是市场仍对AI主题将信将疑,也可能是同一天公布的9月非农报告超出了预期,导致12月降息概率进一步下降。若跌破6500点(10月低点),可能进一步下探6360点(9月低点)。不过,当前整体华尔街投行对美股的前景仍持乐观态度,双位数的盈利增速依旧是支撑美股的核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英伟达财报缓和“AI泡沫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英伟达于11月19日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英伟达是整个AI资本开支链条的源头,它的订单约等于全球AI投资的总量,而这份财报的发布也正处于市场担忧“AI泡沫论”之际。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估值担忧仍是当前市场关注核心。投资者愈发认为,AI硬件的增长潜力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同时超大规模公司在经历大规模资本支出周期后即将暂停扩张。微软与英伟达已向AI基础设施投入巨额资金,但更便宜的开源AI替代品迅速崛起,使得英伟达的高估值愈发难以维持。若这一市场最青睐的动量引擎最终失速,可能会引发科技板块乃至整个股市的大范围去风险化操作。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所幸英伟达的这份财报全面超出了预期。此次英伟达不仅三季度总营收两年来首次同比加快增长62%,最关键的数据中心收入也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6%。此外,各界更为关注的是四季度的业绩指引,650亿美元的指引超出了华尔街约620亿美元的预期。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事实上,英伟达似乎有意平息投资者对“AI泡沫”日益增长的担忧,这种担忧在过去两周内导致高盛覆盖的人工智能公司股价下跌8%,而标普500指数仅下跌2%。具体而言,英伟达强调需求环境持续超出其预期,云客户产品售罄,新旧两代GPU的安装均得到充分利用。支撑这种环境的是强劲的客户资本开支(2026财年预计资本支出为6000亿美元,而2025年初为2000亿美元),这得益于算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因为模型构建者正在提高“智能”。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其中,营收业绩和展望均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数据中心,尤其是 Blackwell。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在2026财年第三季度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66%,其中计算业务营收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56%;网络业务营收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162%。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目前,GB300占Blackwell收入的大部分;Rubin的产量仍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提升,并暗示了收入可见性。计算收入增长主要由GB300推动,其超越了GB200,贡献了Blackwell收入的三分之二。同时,Hopper收入达到20亿美元(自推出以来第13个季度),H20收入在2026财年第三季度达到5000万美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质疑仍未消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不过,投资圈的AI质疑论似乎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从11月20日的市场表现就可见一斑。关键在于,当前各界对于终端应用未来能否盈利仍持观望态度,毕竟OpenAI一年的营收约为130亿美元,而算力的预算就已经高达1万亿美元。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对于大部分“科技七巨头”而言,这些企业依然能够稳定产出庞大的自由现金流,并持续开展回购与分红——这一点在当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几乎不可想象。即便不谈AI概念,它们本身的盈利能力与业务韧性也相当可观,尤其是云服务与数据中心的需求依旧强劲。因此,即使未来出现AI领域的估值回调,这些头部公司的主要风险更多体现在市值波动,而非公司基本面或生存压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相较之下,第二、第三梯队的AI基础设施供应商境况就不那么乐观了。近期市场中跌幅最深的,往往是这些定位于AI算力或云资源的“新玩家”。如今,凡是让投资者对其商业模式的持续性产生怀疑的公司,都会在这一轮调整中遭遇大幅抛售。它们普遍具有三个特征:资本开支沉重、估值偏高、护城河尚未稳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CoreWeave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过去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下跌近45%(尽管一年内仍然上涨近100%)。作为英伟达投资并支持的云服务初创企业,CoreWeave主打高算力AI训练,与AWS、Azure等综合型云巨头不同,其业务更加聚焦于AI和大模型训练等GPU密集型场景。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然而市场的忧虑集中在几个核心问题上:供应链高度依赖英伟达,而本季度因GPU供给紧张下调营收指引,这对市场信心打击尤为明显;资本开支急剧放大,包括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电力扩容以及机架租赁投入,使得现金流压力加重;估值过高却尚未盈利,CoreWeave在私募市场的估值一度冲到160亿美元~190亿美元区间,但收入确认波动显著;缺乏巨头级护城河,AWS、Azure和Google正在同步扩张算力,与其形成直接竞争。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