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股市动态 > 机构传真 > 保单负债成本下行可期 寿险公司利差风险或可控

保单负债成本下行可期 寿险公司利差风险或可控

发布时间:2025-08-30 21:16来源:证券市场周刊散户吧字号:

随着管不断调低预定利率,2024年新保单的负债打平成本已显著下行,随着高预定利率的传统终身寿险缴费期的逐渐结束,预期2028年后存量保单负债成本将出现拐点,且部分险企通过提升权益市场仓位和抓住权益市场机会实现了投资收益率的有效对冲。基于此判断,市场担心的寿险公司利差风险或较为可控。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寿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死差、费差和利差,近年来,随着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明显的下行(特别是2024年全年单边下行88个基点至1.68%)以及高收益率非标资产的到期,各家保险公司的净投资收益率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根据华源证券的统计,六大上市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太平)的平均净投资收益率由2020年的4.7%下降到2024年的3.6%,且由于寿险公司有着负债久期长于资产久期的特征,利率下行带来的债权资产的增值小于寿险准备金负债的增提,因此,市场上对保险公司的利差(投资收益率-负债成本)产生悲观情绪,进而影响行业和公司的估值。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实际上,在数据测算的基础上,可以先分析在压力情景下各家保险公司的净资产的变化情况,再计算各家保险公司新保单和存量保单的成本情况,以此验证实际利差风险或是可控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优质寿险公司净资产受损有限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根据华源证券的分析,首先归纳长期利率下降对保险公司净资产的传导路径,再分析在较为极端情形下各家公司的净资产下降程度。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首先,长期利率下降对保险公司净资产的传导路径,长期利率主要通过以下三种路径影响寿险公司的净资产: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第一,对于传统险而言,主要是通过资产端和负债端久期的缺口影响净资产,体现为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和“承保财务损益”的差值(再投资风险使得利息收入减少,但保单成本固定)和“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的“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和“可转损益的保险合同金融变动”的差值;2023年起受益于“报行合一”,各大型公司银保渠道快速增长,银保保单久期短于个险,有助于久期缺口的收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第二,对于具有VFA分红特征的险种来说,长端利率下降对其影响是跳跃函数,在没有击穿盈利,保单依然是盈利(服务边际CSM为正)的情况下,CSM可以吸收利率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CSM是逐年摊销,因此不会对净资产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一旦长端利率下降到极低的位置,CSM将被击穿转负,将直接在保险服务支出中体现亏损,从而传导到净资产。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以中国人寿为例,其过去销售的万能险保证利率较高,一旦利率下行到较低位置,就会转为亏损保单,2024年其保险服务费用中“亏损部分的确认及转回”为390亿元,2025年一季度,随着利率回暖,这一亏损部分重新转回;对大公司而言,由于存量的保单大部分是2.5%的定价利率,且2017-2021年销售的是以死差为主的重疾险,因此 ,CSM积淀较厚,不容易被下行的利率打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第三,对于所有险种来说,根据管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合同负债评估所适用折现率曲线有关事项的通知》,保单合同的折现率采取分段函数,40年之后的采用4.5%的终极利率,因此一旦长端利率变得极低,那么4.5%的假设将不再可靠,到时将大幅下调终极折现率从而提高准备金,降低净资产,但考虑到40年后的保单价值,折现到当期的数值相对较小,因此影响结果将小于1和2这两条传导路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当前已经有部分大型保险公司,如泰康保险提出保险合同准备金折现率的优化方案,即可借鉴中国香港RBC偿付能力体系,充分探讨研究引入权益溢价的可行性,即折现率应该在无风险收益率基础上进行股权投资收益预期的加点,这样利率对净资产的影响或将减弱。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香港在确定RBC偿付能力体系的折现率时,以无风险收益率为基础进行“对配调整”,对配调整包括“经调整利差、固定订明利差、具资格长期调整”三个部分。经调整利差为每一项合资格资产的资产利差减去信用风险修正,再乘以特定的权重;固定订明利差由监管规定,其计算基于监管发布各信用等级和到期期限的合资格资产利差假设;具资格长期调整反映公司因进行股权和房地产投资而获得的额外收益。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主要寿险公司净资产对利率敏感性分化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自2022年保险公司陆续开始实行I17新准则后,各家公司会在年报披露利率风险,因此,主要寿险公司在压力情景下的净资产下降测算和统计主要参考2024年主要保险公司年报中相关章节内容。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