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股市动态 > 机构传真 > 这家公司股价月内涨超45%,“三条增长曲线”引关注

这家公司股价月内涨超45%,“三条增长曲线”引关注

发布时间:2025-09-22 18:01来源:证券市场周刊散户吧字号:

上半年,隆盛科技EGR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精密汽车零部件等主力产品均实现较好增长。公司表示,将打造“三条增长曲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近期机器人产业链持续走强,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隆盛科技(300680.SZ)股价也创下历史新高,截至9月18日,公司股价月内涨幅超45%。在2025年半年报中,隆盛科技首次提出公司的“三条增长曲线”,即聚焦EGR系统业务、新能源及精密零部件传统主业的同时,重点布局航天卫星与人形机器人板块。   据公司半年报,今年上半年,隆盛科技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38%,使其2023年以来归母净利润连续增长态势得到保持。其间隆盛科技卫星模块项目、无人机项目业务量实现翻倍增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机器人+商业航天”释放潜力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隆盛科技布局第三增长曲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伴随机器人产业链持续走强,以“机器人+商业航天”作为潜力业务板块的隆盛科技股价也在近日创下历史新高。截至9月18日,隆盛科技报收62.7元/股,月内涨幅超过45%。   作为聚焦于汽车发动机及电机部件的企业,今年隆盛科技将主营产品划分为EGR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精密汽车零件三大板块,深度合作赛力斯、特斯拉、博世等头部客户。尤其是EGR系统,在国内轻型柴油车市场市占率位列第一。   深耕汽车领域基本盘之余,隆盛科技在2025年半年报中首次提出了公司的“三条增长曲线”。据介绍,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战略布局,公司已构建清晰的三条增长曲线矩阵,第一增长曲线聚焦做强EGR系统业务,第二增长曲线着力拓展新能源、精密零部件板块,第三增长曲线重点布局航天卫星、人形机器人板块。   据了解,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隆盛科技于2018年收购的子公司(简称“微研中佳”),布局航天及无人机精密零部件板块。微研中佳早在2015年便与北京卫星制造厂等航天五院系企业建立合作,并持续拓展航天体系客户。此外,隆盛科技与银河航天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聚焦卫星能源模块、通讯模块及控制模块等核心精密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公司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隆盛科技卫星模块项目、无人机项目业务量实现翻倍增长,为公司多元化持续发展提供增长动力。公司业务还进一步延伸至精密导弹零件配套,并在客户资源拓展层面成功纳入航天科技集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东方空间(江苏)航天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三家重要客户。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隆盛科技依托汽车精密制造能力和产业资源,重点突破灵巧手、谐波减速器、关节总成等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2024年,隆盛科技联合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成立无锡隆盛唯睿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隆盛唯睿”),聚焦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低空飞行器等前沿领域应用研究;2025年5月,隆盛科技正式将无锡蔚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蔚瀚智能”)纳入控股子公司体系,双方在精密谐波减速器及一体化关节执行器领域深度协同。   据公司半年报,谐波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关节旋转执行器的主流方案,而隆盛科技收购的蔚瀚智能专注于精密谐波减速器及一体化关节执行器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已成功攻克齿形设计、材料、加工设备三大行业技术难点,成功搭建百余款产品的标准谐波减速器矩阵体系,今年上半年,公司成功研发出结构紧凑的轻量化谐波减速器,该产品在设计层面实现关键突破,在重量较传统产品大幅减轻30%-40%,这一技术优势转化为多重应用价值。产能规划层面,公司预计2026年一季度可形成约7万台谐波减速器产能,为市场需求响应与业务规模扩张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隆盛科技在“兰森”机器人领域也实现“一代”进入到“二代”的研发突破。在工业场景落地方面,公司形成了“灵巧手+制造业场景大模型+电子皮肤”的核心技术矩阵,“兰森二代”机器人已从单纯执行固定动作指令升级到借助大模型开展智能化判别与优化执行,操作精度与协作能力大幅提升,已从点到点抓取,进阶为可对随机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的抓取,并能实现双臂协同作业。在核心部件方面,公司的灵巧手研发也完成多轮迭代,会陆续形成军品级、工业级、消费级三大产品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净利润持续增长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多元业务结构贡献稳健营收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汽车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隆盛科技业绩保持韧性。今年上半年,隆盛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2.24亿元,同比增长15.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38%。单季度来看,隆盛科技在2025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0.46亿元,同比变化11.41%、-9.04%。   整体来看,隆盛科技归母净利润自2023年以来保持连续增长。在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48亿元、18.27亿元、23.97亿元,同比增长23.51%、59.11%、31.21%;实现归母净利润0.76亿元、1.47亿元、2.24亿元,同比变化-22.60%、94.28%、52.81%。其间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助推其业绩增长。比如,公司在2024年度业绩预增公告中表示,汽车市场整体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特别是混动汽车与纯电动汽车表现亮眼,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构筑了市场根基;公司各业务板块规模效应逐步释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高附加值产品,整体盈利能力有效改善。   从产品类别来看,多元化业务为公司贡献了稳健营收。2025年上半年,隆盛科技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EGR产品及天然气喷射系统、精密汽车零件业务分别实现营收4.85亿元、4.51亿元、2.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5%、27.44%、19.61%;毛利率水平方面,前述三大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9.63%、21.33%、22.88%。   其中,EGR产品构成了隆盛科技的业绩支柱。今年上半年,该板块不仅实现近三成的营收增长,毛利率水平也达21.33%,仅次于精密汽车零件业务的1.55个百分点。   近期机构对隆盛科技的调研热情也在升温,截至9月18日,今年有8家机构对隆盛科技进行了2次调研。   从机构持股情况来看,今年第二季度,隆盛科技重获社保基金青睐,其间全国社保基金104组合新进成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持有公司171.93万股,占公司流通A股比例0.96%。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深耕核心优势产品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EGR系统+马达铁芯”驱动业绩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