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散户吧 > 股市动态 > 机构传真 > 非凡“十四五”成就大盘点: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非凡“十四五”成就大盘点: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13 11:48来源:证券市场周刊散户吧字号:

“十四五”期间,中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十四五”已经步入收官阶段,回顾过去四年半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7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结道:“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总的来看,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这五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本刊推出的《非凡“十四五”成就大盘点》栏目,将陆续盘点“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本文则主要聚焦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介绍了“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潘功胜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中央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中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大的货币”和“强大的中央银行”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核心要素,要求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更为完善。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潘功胜指出,“建设强大的中央银行,是新时代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任务。‘十四五’时期,人民银行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为金融强国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一是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在目标体系方面,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明确央行政策利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在执行机制方面,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创设实施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投向。探索丰富金融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拓展货币政策作用空间。在传导机制方面,强化利率政策的传导与监督,注重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政策沟通机制,不断提高货币政策透明性。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有效促进了金融总量的合理增长、融资成本的稳步下降、信贷结构的不断优化,维护了币值稳定。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十四五”期间,货币政策框架一个最突出的变化是,进一步完善了从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明确了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定位,弱化了诸如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调控的关注。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在执行机制方面,央行有的放矢地推出了各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了货币政策在结构转型上的重要作用。而且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信贷投放的含“科”量不断提升,适应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高质量经济发展需要。《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间,信贷投向结构发生深刻演变,主要驱动因素由重资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领域升级换挡,新增贷款结构已由2016年的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超过60%,转变为目前的金融“五篇大文章” 领域贷款占比约70%。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潘功胜指出,健全科技金融政策框架,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本文来自散户吧WWW.SANHUBA.COM

  

(小编:财神)

专家一览机构一览行业一览